● 惠州市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已挺進全國第一方陣,成為國內產業鏈完善、品類齊全的集聚地。
● 2022年,惠州市儲能產業集群產值866.7億元,增長22.2%。
● 惠州市目前已有儲能相關企業超過800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超110家。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新型儲能市場化規?;l展。今年6月,廣東省發改委、廣東省能源局發布《廣東省促進新型儲能發電站發展若干措施》,從拓展多元化應用、強化政策支持、規范項目建設管理等方面提出了25條措施。其中,在拓展多元化應用方面,提出“大力鼓勵用戶側儲能發展”。
各類工商企業由于用電需求量大并且存在峰谷電價差,是用戶側儲能電站建設的“重頭戲”,特別是大型工業企業和產業園區,發展用戶側儲能,綜合應用光伏、水蓄冷、空壓、電池儲能等技術,建設綜合能源系統,為企業提升能源使用效能、大幅降低用能用電成本提供了可行路徑。
用戶側儲能利在供用電雙方
用戶側儲能電站的建設,對電網而言,有助于削峰填谷,對用戶而言,主要是降低電費成本。
用戶側儲能電站谷期電價時段儲存電能,峰期電價時釋放電能供用戶生產使用,從而起到降低用電成本作用,這也是企業建設儲能站最基本的套利模式。
對用戶而言,除了降低用電成本,儲能電站還可以作為應急電源。如遇突發停電,儲能可作為應急儲備電源為用戶提供臨時供電,降低停電對生產的影響。再者可實現削峰填谷,降低用戶對電網峰期供電依賴,減少需求響應對用戶的影響。此外,儲能電站還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
對電網而言,儲能電站可以實現削峰填谷。用戶側峰期用電減少,電網峰期負荷降低,有效緩解電網調峰壓力。再就是可以通過儲能電站助力解決能量供求不平衡,延長電能儲存時限,提高能源再分配效率。
從目前用戶側儲能電站技術發展形態看,主要有電化學儲能、冰水蓄冷等。
惠州發展用戶側儲能優勢
惠州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東部,是大灣區重要的制造業重地,也是粵東與珠三角連接樞紐。2022年,惠州市的GDP超過5400億元,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發展用戶側儲能,惠州具有當地政策和產業等方面的獨特優勢。
一是政策優勢?!稄V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優化鋰電池產業區域布局,惠州重點建設珠江口東岸儲能電池產業集聚區、鋰電硅碳負極材料集聚區、電解液專業園區、銅箔、鋁箔、聚偏二氟乙烯膜等輔助材料集聚區、儲能控制產品及系統集成、先進裝備制造集聚區。前不久,惠州市公布的《惠州市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努力把惠州打造成為國內新型儲能產業發展高地和粵港澳大灣區新型儲能應用示范城市。
二是產業優勢。經過近30年發展,惠州市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已挺進全國第一方陣,入選中國百強產業集群,成為國內產業鏈完善、品類齊全的集聚地,是國內重要的產業基地。2022年惠州市儲能產業集群產值866.7億元,增長22.2%。依托大亞灣石化區、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惠陽新材料產業園,加快發展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導電劑、粘結劑、分散劑等電池材料。
惠州目前已有儲能相關企業超過800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超110家,在電池制造設備、電池材料、電池制造、電池檢測、電池回收利用、變流器、電源管理、儲能系統集成等各環節均有布局,基本形成產業閉環。
三是市場優勢?;葜菔挟a業園、大工業用戶多,包括像惠州“3+7”千億產業園(3個國家級產業園以及7個縣(區)產業園),惠城高新區、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大亞灣開發區的石化區、龍門工業園、大亞灣新興產業園、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仲愷高新區產業集聚、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等,進駐企業、大電力用戶居多,潛在儲能項目機會亟待挖掘。
惠州擁有大亞灣石化區、新材料產業園兩大專業化工園區,園內基礎設施配套齊全,有利于發展儲能電池材料和電池回收等產業。其中,大亞灣石化區還具有化工副產氫豐富的優勢,特別有利于進一步發展氫能儲能產業。
市場機制有待完善
近幾年來,惠州市工商企業用戶側儲能電站建設越來越普遍,不少電站建設已經進入了運營收益期,發揮著推動越來越多企業參與儲能電站的示范作用。
比如,位于博羅縣的怡富萬電業(惠州)有限公司2.2兆瓦與/4.47兆瓦時電化學儲能項目,以惠州市峰平谷電價標準測算,首年峰谷價差收益約510萬元,企業投資回收期約7—8年。隨著儲能產業的發展,未來儲能設備成本也會降低,總體計算下來,收益將更加可觀。
根據惠州目前的用電負荷需求分析,惠州現有儲能需求約1400兆瓦/2800兆瓦時,根據目前設備成本以及惠州電價差,用戶側儲能項目投資回收期在8—10年。
從目前制約用戶側儲能發展因素來看,主要是用戶側儲能電站的收入來源單一,投資回報周期較長。另外,對于儲能電站建設的市場機制還有待完善。
巫淇迪
作者單位:廣東惠電投綜合能源公司